比尔凯(社民党):默克尔、萨科齐和卡梅伦也是乞求者吗?

比尔凯(社民党):默克尔、萨科齐和卡梅伦也是乞求者吗?

作为一位在中国生活过多年、一直关心中国的人,我也想说两句,对有关外交部长扎奥拉莱克访华的一些社论做出回应。

 

我要指出的第一点,是每个与中国打交道的专家都必须清楚地知道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础:尊重其领土完整、认可一个中国政策和不支持西藏及台湾独立。

所以这次外交部长扎奥拉莱克先生访华时,两国外交部发表的新闻公报跟大部分欧洲国家曾经发表的共同声明相同,这是中国与欧洲大部分国家关系发展的基础。

公报中所提到的捷克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及关于遵从《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不干涉他国内政等敏感话语跟中法两国联合发表的公开声明完全一样。而这份声明是当时法国右翼总统萨科齐当政期间通过的。

顺便说一下,据我了解,捷克外交部在出访前曾就对到底是参考德中两国声明(由现任德国总理默克尔通过的)、英中两国声明(去年由英国政府总理卡梅伦通过的)还是法中两国声明来起草新闻公报进行过讨论。但其实这些声明内容都大同小异,没有任何重大区别。

我想告诉所有那些自作聪明为外交部长出谋划策、否定两国声明重要性的评论家们,如果不公开接受这些原则,就连法国总统或是英国总理也不会被邀请到中国去的。

正因为这个原因,一向保守的英国总理卡梅伦在中国发表声明中表示:“我们尊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

如果某些人说这次外长访华就像是“在别的国家面前跪着乞求”的话,那么德国、法国及英国的最高领导人也都是乞求者。对了,还有其他欧洲国家的领导人也一样。

中国不会跟任何在国际法框架下对其领土提出异议的国家保持高层往来。当然了,任何其他国家如果处在中国的位置上也会这样做的。

捷克外长15年来第一次访问中国,中捷关系相比之下与欧盟其他国家和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有很大的差距。默克尔总理每年都要访问中国,2012年一年间还去过两次。她非常关心发展她个人与中国高层政治家们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样,法国总统和英国总理每年也一样会与中国沟通。

前不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欧洲的访问充分体现出中国与这几个国家关系的高水平。柏林2014年3月28日,中国与德国发表了《有关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巴黎2014年3月26日,中国与法国发表了《开创紧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新时代》的联合声明。顺便说一下,中国与欧盟之间也存在着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合作关系的细节是中国国家主席在和欧盟领导会面时探讨过的。

还有人对中方接待捷克外长的级别提出了质疑。根据一些人的说法,国务委员杨洁篪连部长都不是,只是中共中央委员会300多名成员中的一位。

请允许我指出,中国国务院是中国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几十个部委或部级机关机构。作为国务委员的杨洁篪(这个位置对应的是捷克政府副总理),他是二月份中英两国建立全面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10周年之际代表中国在伦敦与卡麦伦总理和黑格外长进行会谈的中方首席代表。

还有些人指出,既然访华是为了增强捷克经济,那就应该跟对方工贸部长会面。为了更正这一说法,扎奥拉莱克外长在华访问期间会见了中国商务部副部长及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

在人权方面,有人说捷克政治家们应该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榜样。我真希望可以如此。

在这里我将引用她的一句话。默克尔于2013年6月说道:“人权是不可分割的,但更重要的是使德国人和欧洲明白中国花了多少精力才使得自己成为一个繁荣发展的国家。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能公平公正地对待其他竞争对手,那我们就不应该阻碍它。取而代之的应该是我们要懂得如何跟上中国富有活力的经济发展,要懂得如何利用在这个道路上出现的一切机会。同时我想,中国政府非常清楚人民也期待着一个法治国家,期待着政府对腐败展开更高级别的斗争,提高对环境的保护,还有更多的自由。”

在与中国的对话中,欧洲政治家们并没有避开敏感话题,但他们也没有像典型的捷克社会那样看问题,非黑即白,只通过西方价值观有色眼镜看待别人。他们理解的人权政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对文化、文明和宗教传统上的尊重,除了政治权外同样看重社会权利和生态权利。

在这一点上,我从这次外长访华随行人员处得知,在北京会谈期间,人权问题没有被遗忘,恰恰相反,两位外长会谈时间的三分之一都在讨论人权问题。

与那种毫无意义的不沟通、不合作政策不同,恢复双边关系并展开对话使得我们的外长有机会亲自像中方阐述我们对人权的看法和理解,就像他的欧洲同行那样。

因为这次再次打开两国高层沟通大门的破冰访问,扎奥拉莱克外长现在成为了很多意识形态的、不公平的或不专业的批评的焦点。

中国国家主席在访问欧洲时,受到了欧洲领导人最高规格的热情接待,每个国家都为他准备了惊喜。在荷兰,皇家空军的战斗机为其专机护航;王室召开国务宴会隆重地欢迎他的到来;新培育的郁金香以他的夫人命名。在法国,借着建交50周年的机会,两国之间签订了富有象征意义的50份协议,涉及各个领域。在比利时专门去动物园参观了中国大熊猫。在德国看了小球员们的足球比赛。

令人遗憾的是,捷克的一些讨论让我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们已经没有权利继续向他人展示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宽容和对话,或是永远珍惜并尊重对方的心态。也许我们应该向其他欧洲或世界上伙伴们重新学习。

杨 ∙ 比尔凯

捷克共和国众议院议员

捷克中国友好合作协会会长

 

资料来源: 议会报